雪橇世界杯德国站,本土选手包揽双人组冠亚军,中国队刷新历史最佳战绩
在刚刚结束的国际雪橇联合会(FIL)世界杯德国站比赛中,东道主德国队展现了强大的统治力,包揽双人雪橇项目的金牌和银牌,中国雪橇队表现亮眼,在男子单人项目中以第8名的成绩刷新了世界杯参赛史上的最佳战绩,为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注入一剂强心针。
德国双人组合延续不败神话
德国名将托比亚斯·文德尔和托比亚斯·阿尔特在双人雪橇决赛中以1分23秒456的总成绩夺冠,领先第二名同胞组合托尼·埃格特/萨沙·贝内肯仅0.148秒,这是文德尔/阿尔特本赛季连续第三次站上最高领奖台,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该项目上的霸主地位,赛后,文德尔表示:“阿尔滕贝格的赛道弯道技术难度极高,但我们配合得近乎完美,尤其是最后两个弯道的加速奠定了胜局。”
奥地利组合托马斯·斯图伊/洛伦茨·科勒以微弱差距获得铜牌,而美国、加拿大等传统强队则因赛道适应性不足,未能跻身前三,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官员马克·舒伯特评价:“德国队在弯道离心力控制上独步全球,他们的滑行轨迹几乎贴着赛道最优路线。”
中国队突破:男子单人项目跻身前八
中国选手范铎耀在男子单人雪橇项目中表现抢眼,以两轮滑行总成绩1分38秒721排名第8,创造了中国选手在世界杯分站赛中的历史最佳成绩,此前的纪录是他在2023年拉脱维亚站取得的第11名,范铎耀在赛后采访中难掩激动:“今天的第二滑我完全放开了,尤其是第9到第11号弯道,速度比训练时快了0.3秒,团队的数据分析和器材调整帮了大忙。”
中国雪橇队主教练沃夫冈·施泰德(Wolfgang Staudinger)指出,范铎耀的突破得益于“细节打磨”:“过去一年我们重点优化了起跑姿势和橇刃角度,现在他的前50米耗时已接近世界顶级水平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本站比赛男子单人冠军由奥地利名将沃尔夫冈·金德尔以1分37秒102夺得,德国选手约翰内斯·路德维希和费利克斯·洛赫分列二、三名。
女子项目:盖森贝格尔强势回归
女子单人雪橇赛场同样精彩纷呈,德国传奇选手娜塔莉·盖森贝格尔以1分43秒899的成绩夺冠,这是她产后复出以来的首枚世界杯金牌,盖森贝格尔在第二滑中顶住压力,以0.062秒的优势逆转队友尤莉亚·陶比茨。“重返赛场比想象中艰难,但观众的欢呼让我找回了节奏,”她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,俄罗斯选手塔季扬娜·伊万诺娃因器材故障仅获第15名,而美国新星阿什利·法夸尔森位列第6,成为非欧洲选手中的最高排名者。
赛道与技术:阿尔滕贝格的“魔鬼弯道”
本站比赛的举办地阿尔滕贝格赛道以高难度著称,尤其是第12号“螺旋弯”被称为“选手的噩梦”,意大利选手多米尼克·菲施纳勒在训练中曾因过弯失控撞墙,所幸未受伤,国际雪橇联合会为此在赛前加装了弯道缓冲护垫,技术专家分析,德国队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对本土赛道的熟悉——该国选手每年在此训练超过200次,而外国队伍平均仅有30次适应机会。
展望冬奥:中国队瞄准团体接力奖牌
尽管中国雪橇运动起步较晚,但近年来进步显著,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,中国队首次获得雪橇项目参赛资格;2022年北京冬奥会,范铎耀在男子单人赛中排名第24,创下当时最佳,施泰德透露,团队已将目标锁定2026年冬奥会团体接力奖牌:“我们正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研发低风阻雪橇头盔,并计划明年在欧洲设立常训基地。”
国际雪橇联合会主席埃纳斯·弗格力斯则强调:“亚洲队伍的崛起让这项运动更具全球性,未来可能会在韩国或日本增设世界杯分站赛。”随着赛季的推进,下一站比赛将于两周后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行,届时赛道海拔变化和低温环境将成为新挑战。
(完)
相关文章
最新评论